结核性腹膜炎,属于祖国医学的“痨瘵”、“腹痛”“积聚”等范畴。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炎,绝大多数继发于其他结核病灶,例如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核、输卵管结核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见。根据本病的病理解剖主要特点,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三种。结核性腹膜炎随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人体反应性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
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常于发病后数周以至数月才就医诊治。少数发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热为主要表现。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以下几点:
1.发热:以间歇性低热为最多见,也有弛张性高热,有时高达40℃,伴有明显中毒症状,可有盗汗。后期病人常有消瘦、营养不良、浮肿、贫血、口角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2.腹痛、腹泻:腹痛多位于脐周、全腹、下腹或活动性病变部位。腹泻一般每日2-4次,以糊状粪便居多,有时粪量很多。
3.腹胀、腹水:患者可有腹胀感,也可因大量腹水而感腹胀。少量腹水在临床检查中不易察觉,腹水超过1000 -2000毫升,才能发现有移动性浊音。
4.腹壁柔韧感,亦可认为是一种“揉面感”。
5.腹块:常位于脐周,也可在其他部位,大小不一,边缘不整,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状、块质多固定。压之剧痛,可误认为肿瘤或肿大的内脏。
腹水型患者腹部逐渐膨胀。若腹水量大,腹壁皮肤可有光泽与妊娠样条纹。可有腿部水肿,呼吸变浅而呈胸式。
粘连型的体征不明显,腹壁扪诊可有特殊的柔韧感和橡皮样抗力。
干酪型患者可呈重病容,显著消瘦,腹部膨胀而柔韧,压痛明显,可扪及腹块。
结核性腹膜炎的典型病例,诊断一般无困难。主要依据为:青壮年病人有结核病史,发热原因不明达2周以上,伴有腹胀、腹痛、腹泻、腹水、腹壁柔韧感、腹部肿块。腹腔穿刺可获得腹水,呈渗出性。一般细菌培养阴性,结核杆菌培养可能出现阳性。 X线检查可发现肠粘连等征象。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给诊断带来困难,误诊率相当高,因此必须提高警惕,认真进行鉴别诊断。
老方堂中医认为系邪留阴分,骨蒸潮热,腠理疏豁,盗汗病作,脾虚湿胜,下肢浮肿,腹部膨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其治疗,宜健脾利水,养阴益气,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