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黄疸”、 “积聚”、“症瘕”、“膨胀”、“单腹胀”等范畴。
肝脏具有消化、代谢、解毒、储存和免疫等功用,对于我们的生命是极其重要的,有“生命器官”的称谓。然而,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肝脏却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发生各种病变,肝硬化就是其中的一种。
肝硬化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病,整个肝脏出现肝细胞损害,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等病变,破坏了正常肝组织结构,使肝脏变形及变硬。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情志抑郁、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或肝病失治,伤害肝脾,累及肾脏,形成肝脾肾俱损,血瘀症积,气血水搏结,三焦失司,水泛络伤。其治疗,宜清热疏肝,活血化瘀,补气养血,滋阴补肝肾。
肝硬化的种类很多,按病理形态分类,可分为门静脉性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按病因分类,可分为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循环障碍性肝硬化,代谢障碍性肝硬化,原因不明性肝硬化。也即是说,肝硬化可由各种原因引起,肝炎长期不愈可形成肝硬化,血吸虫病晚期可出现肝硬化,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也可发展成为胆汁性肝硬化,风湿性心脏病长期肝郁血会引起心源性肝硬化(循环障碍性肝硬化的一种),慢性酒精中毒或化学中毒也可引起肝硬化。
肝硬化按病情可分为早期和晚期。肝硬化早期,肝细胞虽已受损,但肝脏的功能还能代偿,医学上称为肝功能代偿期。这时,症状多不明显,有的仅出现轻度消化不良、劳动后疲劳等现象。到了晚期,肝脏功能不能完全代偿或已丧失代偿能力,医学上称为肝功能代偿不全期。这时,病人症状已很明显,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热,消瘦,皮肤色素沉着(面部黧黑),黄疸,出血现象,胸水,腹水,蜘蛛痣(见于颈部、面部、前臂、手背及胸上部),肝掌(又称“朱砂掌”,病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出现红斑),男性乳房发育,阳萎,女性月经失调、性欲增强。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因食道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或发生肝昏迷等危及病人生命的并发症。
肝硬化病人肝质硬,或可扪到肝脏硬化结节。肝功能试验、食管X线钡餐检查、超声波检查、肝活组织检查等均有助于肝硬化的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