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属于祖国医学的“漏下”、“腹痛”等范畴。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妇科的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夹有紫暗色血块,淋漓不净。或有白带,且具腥臭味,或有少腹隐痛,病程较长。口渴欲饮,腰酸痛,头昏乏力,纳食不香,面色恍白。腹部检查耻骨上有轻度压痛。妇科检查,阴道可有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宫颈口周围可有轻度充血。宫体触痛,附件一侧或双侧增粗或触痛。
慢性子宫内发炎多由于在处理分娩,流产或刮宫时消毒不严,或月经期,产褥期不注意卫生,或经期不禁房事,或使用不洁之月经垫,引起上行感染而成。多数病人由于患急性子宫内膜炎治疗不彻底而转成慢性,疾病处于正不胜邪,邪不胜正正的相持阶段,炎症既不扩散,也不消失,其病理变化是子宫内膜呈炎性细胞浸润,血循不畅,内膜增厚,此乃血瘀表现。
慢性子宫内膜炎因其主要症状为子宫不规则漏出暗紫色血性分泌物及少腹隐痛。中医认为本病由于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平素体弱,邪毒乘虚内侵,湿热毒邪蓄积下焦,客于胞中,与气血相搏,致气血瘀带,因而发病。《女科经纶》说:“……漏者,淋漓不断也。”《诸病源候论》说:“漏下者,由劳伤气血,冲任之脉虚损故也,……若劳伤者,以冲任之脉虚损不能制其经脉,故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也”。清代医家唐容川认为出血不论鲜红,紫黑均属瘀血。《血证论》说:“吐衄便漏,其血无不离经,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巳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故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读医随笔》说:“久病必治络,……病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之中,必有瘀凝,故致病气缠延不去,必疏其络而病气可尽也”。中医还有“瘀血不去,出血不止刀,“祛瘀而生新”等主张。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机是瘀血阻络,正不胜邪,因此,治疗宜化瘀止血,益气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