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肝炎综合征,属祖国医学“黄疸” 范畴。
婴幼儿肝炎综合征是发生于新生儿期或满月后,以黄疸持续不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损害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由多种病因引起,如肝内胆道梗阻。肝外胆道梗阻等,症状有:黄疸、大便色白、发烧、抽搐、呕吐、恶心、腹泻、尿黄、豆油样尿、体重不增、纳差。患儿多合并有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脓疱疮、脐带感染、疖肿、上感、肠炎以及生后窒息或硬肿症等。
实验室检查,尿胆红质阳性,白细胞总数升高,肝功能不正常。
中医认为,新生儿黄疸多与妊母体质、胎热及生后感染湿热毒邪等因素有关。古代医家称“胎黄”、“胎疸”,黄疸可分为阳黄、阴黄两大类由于母体内蕴湿热邪毒传于胎儿,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湿热内蕴,影响胆的疏泄,浸淫肌肤而出现身目发黄,此即阳黄。若因素体阳虚,或因阳黄失治,迁延日久,正气受伤,脾阳不运,湿从寒化,寒湿阻滞,胆液被阻,溢于肌肤而发黄,即为阴黄。临床上以阳黄为多见。
婴幼儿肝炎综合征的治疗,宜疏肝利胆,祛湿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