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糜烂性胃炎系慢性胃炎的一个特殊的类型,又称之为持续糜烂性胃炎,也称之为慢性胃粘膜糜烂,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
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以50-60岁之间最多,30-70%合并有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或其他胃炎。
临床上可有消化道症状如反复胃痛,痛连胸胁,口干口苦,嗳气,泛酸,腹胀,纳呆等,还可有胃出血,也可毫无自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胆汁返流胃内,破坏胃粘膜屏障,是导致胃粘膜糜烂的原因之一。
胃镜检查可见胃粘膜呈丘疹样或疣状隆起。直径5-15毫米,顶端有脐样凹陷,中心部有糜烂形成,也可见炎性渗出性病变,隆起不明显,呈斑点状,中央凹陷浅。
中医认为多与情志失调及饮食所伤有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症因脉治》说:“内伤胃脘痛之因:饮食不节,伤其胃口,太阴升降之令凝结塞闭,则食积之痛作矣,脾胃素弱,日饮水谷不熊消受,停积中脘,则成痰饮而痛,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久成燥,积热之痛作矣;……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思日积,气不宣行,则气滞而成痛……”。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宜疏肝,和胃,健脾,清泄胃热。
老方堂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肝胃不和:胃脘胀痛,痛连胸胁,暖气泛酸,口干口苦,或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疏肝和泻。
2.脾胃湿热:胃脘胀痛满闷,食后腹胀,心烦,泛酸,口臭粘腻,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清泄胃热。
3.肝郁脾虚:胃脘隐痛,胸胁胀满,食后腹胀,纳差,神疲乏力,嗳气,口苦,便溏,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宜疏肝健脾。
4.脾虚胃热:胃脘灼痛,嘈杂不适,饥不欲食,食后腹胀,口干苦,神疲乏力,便秘便溏交替出现,舌淡苔薄黄,脉弦细。治宜健脾清胃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