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属于中医学“暴聋”范畴。
突发性耳聋是听力突然严重下降。其发病原因多与内耳血管功能障碍及病毒感染有关。多发生于中年人,女性偏高。发病前无明显预兆,多发生于晨间,也可发生于睡眠中。少数病人则发生于轻、中、重度感冒。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之后。发病多为单耳,罕为双侧。常伴有低音调耳鸣。部分病人有复听或耳内阻塞、胀满感。
祖国医学认为“暴聋多实”。以实证临床多见,但虚证或虚实夹杂者亦不乏其例。大致有以下几种:
(1)六淫侵袭,阻遏少阳。少阳之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耳前。若六淫邪毒侵袭机体,正气素虚,驱邪不力,以致邪伏不去,留淫少阳,循经犯耳,壅遏耳脉,正气不充于耳而突发卒聋。
(2)情志失调,肝郁化火: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愤怒忧郁等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闲耳窍。或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上炎,壅闭耳窍,听神失聪而暴聋。
(3)气血淤滞,耳脉受阻:六淫侵袭留滞,或肝气郁结,正气虚弱,行血无力等因素均可产生淤血。淤血既成,阻滞耳脉,使耳窍闭塞不通而卒聋。
(4)劳倦过度,心脾虚损:心主神,忧愁思虑则伤心。脾主肌肉,劳倦过度则伤脾。心脾损伤,气血不足,清阳不升,阴血不达,则耳窍失濡,听神失聪而卒聋。
(5)阴精亏损,虚火上炎:本病以中年人为多见。中年人肾气渐衰,或素体阴虚,房劳过度,耗伤肾精,以致耳失濡养。加之阴虚阳亢,虚火上炎,闭塞耳窍而致暴聋。
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宜清解少阳,清火开闭,通络开窍,升清聪耳,补益开窍。
老方堂中医的辨证分型治疗:
(1)六淫遏阻:突然耳聋,伴耳鸣,耳内闷胀。发病前有外感病史,头昏头痛,口苦咽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解少阳,导滞通窍。
(2)肝郁化火:突然耳聋,耳鸣头痛或有眩晕,心烦易怒,胸胁闷胀,口苦咽干,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疏肝解郁,清火开闭。
(3)气血淤滞,耳脉受阻:卒然耳聋,耳鸣,头痛失眠,耳内闷胀或有刺痛,舌暗有淤点,舌下青筋暴涨,脉涩。治宜活血化淤,通络开窍。
(4)心脾两虚:耳聋突然发作于夜间或清晨,耳鸣细尖,发病每与疲劳过度有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宣补益心脾。
(5)阴精亏损,虚火上炎:突发耳聋,耳鸣如蝉,眩晕,腰膝酸软,健忘神疲,口舌干燥,五心烦热,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