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属于中医的“肠痈”。
阑尾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多因急性得不到有效治疗迁延而致。
中医认为多由饮食不节,或饭后急暴奔跃,或寒温失调,以致影响肠胃运化,引起湿热积滞,肠府壅热,气血瘀阻而成。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2)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5)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
(6)皮肤感觉过敏在早期,尤其在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在此三角区的皮肤感觉过敏现象即消失。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患者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2)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4)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阳性。
急性阑尾炎的中医治疗可分“瘀滞型”、“湿热型”、“热毒型”三种类型:
(一)瘀滞型:发热不明显,右下腹有压痛或轻度反跳痛,腹肌紧张不明显,白细胞总数在10,000左右。
(二)湿热型:发热,厌食,右下腹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体温在38℃以上,白细胞总数在10,000~15,000。口干渴,尿黄,头昏重,胸闷,舌苔黄腻,脉数。
(三)热毒型:高烧,面红目赤,唇干舌燥,口干渴,右下腹压痛显著,反跳痛及腹肌紧张都很明显,大便秘结,尿赤,舌红,苔黄燥,白细胞总数在15,0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