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又称胆结石,属于祖国医学的“胆胀”、“癖黄”、“黄疸”、“胁痛”等范畴。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从婴儿到老年人都可以发生,但4~30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胆汁部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是胆石病的主要病因。
中医认为胆石症的病因病理是情志抑郁不畅,致使肝胆之气郁结,疏泄失常,或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致使脾胃运化失健,继而生湿蕴热,阻碍肝胆疏泄功能。湿热久蕴不散,则胆汁久瘀不畅而凝结成为砂石。其治疗,宜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健康人的肝脏每日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正常时能通畅地流过胆囊、胆道进入汤道帮助消化,一部分胆汁贮藏在胆囊里,倘若因胆囊胆道发炎或胆道蛔虫阻塞等原因,使胆汁流出不汤而瘀滞,胆汁里的结石“原料”就容易析出和沉淀(结石“原料”是指胆汁性质改变,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成分增多,它们是形成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混合结石的“原料”);较大的胆固醇、胆色素颗粒可以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细菌、蛔虫卵、死蛔虫残体等亦可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人到中年,由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变,无形中为胆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是中年人体内胆石“原料”增多。有不少中年人进食较多,吃入大量脂类物质,直接影响胆汁成份,胆固醇与胆色素的含量增加,兼之中年人运动量减少,胆囊、胆道的收缩能力降低,致使胆汁淤滞,胆汁浓缩,其中高浓度的胆盐会刺激胆囊与胆道的粘膜,削弱粘膜的抗病能力,容易诱发细菌感染。而细菌往往是形成胆结石的核心物质。
胆石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胆绞痛。胆绞痛大都在饱餐或吃高脂肪饮食后数小时内,或在腹部受到震动(例如在崎岖的路上骑车、骑马等)后发作。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开始时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至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病人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用拳头紧压腹部,甚至哭喊。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或右肩部。痛时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有些病人呕吐后胆绞痛可稍减轻。一次发作的时间长短不一。胆结石退入胆囊或进入十二指肠后,疼痛可完全消失。
有的病人中上腹或右上腹有饱闷感,有时有胃灼热,嗳气,嗳酸及腹胀,吃油腻食物后这些症状更明显。如合并有胆道感染,可出现黄疸、高热、寒战、头晕头痛、血压下降、白细胞增高、胆囊区压痛。
X线检查有助于胆石病的确诊。
《内经》说:“胆胀者,胁下痛膨,口中苦,善太息”。《诸病源候论》说:“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因热气相传,则郁蒸不散,故胁下满癌,而身发黄,名为癖黄”。
根据胆石症的发病病因,老方堂中医把胆石症分为以下几型:
1、肝郁气滞型
证见:胁肋痛或绞痛时牵扯掣背部疼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脘腹胀满,不欲饮食,或呃逆嗳气,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2、胆火炽盛型
证见:胁肋及脘腹灼热疼痛,痛连肩背,口苦咽干,恶心,便干,或有黄疸,舌红苔黄干,脉弦滑或弦数。
3、湿热内蕴型
证见:胁肋胀闷疼痛,背部酸沉疼痛,口苦而黏,恶心欲呕,厌油腻,周身困倦,大便不畅或便溏,目黄身黄,尿黄,舌红胖,苔黄腻,脉弦滑数。
4、毒邪炽盛型
证见:除有湿热内蕴证候外,尚有寒热往来,神昏谵语,持续腹痛,肌紧张,拒按或反跳痛,休克等征象。
5、正虚邪陷型
证见:隐钝痛持续存在,神智不清或昏迷,面色枯萎,语声低微,皮肤黄晦,间成青紫,甚至有出血倾向;腹呈气臌,轻度压痛,肝脏肿大,并多有触痛,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质绛紫,舌苔干枯如砂皮样。脉象弦数或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