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32-66063799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又称血管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的“头风”、“脑风”、“头痛”、“偏头痛”等范畴。

  血管神经性头痛病因尚未明了。一般认为系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致。

  血管性头痛可分为偏头痛型和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两大类。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疼痛,可有视幻觉、偏盲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的先兆,发作时可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临床表现:
  (一)典型偏头痛:女性多见,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至中年后逐渐减少。通常在清晨醒来时或白天发病。如有火星或五色彩光在眼前闪动,继而转为视野缺损,面、唇、肢体有麻刺感及轻度失语等。此种先兆症状历时数分钟至30分钟后消退。而后开始出现一侧性头痛。通常始自颞部、眼眶或前额部,扩展至半侧头部,也有遍及全头者。痛为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剌痛,在l小时左右达到高峰,以后转为持续性头痛。头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便秘,偶有腹泻。病人畏光闭目,颞浅动脉搏动增强,眼、鼻充血和分泌增多。每次头痛持续数小时,有的可达1-2天。发作后大多疲倦思睡。有的数星期、数月发作1次,有的1年发作1次。女性病人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间歇期病人完全正常。   
  (二)普通型偏头痛:无明确的先兆症状,有一些前驱症状发生在头痛前数小时或数天,包括精神障碍、胃肠道症状以及体液平衡变化。头痛发作持续数天,双侧头痛,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通常有家族史。 
  (三)丛集性头痛(也称偏头痛性神经痛或组织胺性头痛),是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每日一次或数次,持续数十分种最长不超过1小时。间歇期可数周甚至数年。一般于20 - 4Q岁起病,发作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男较女多3-6倍。患者常在夜间睡眠中突然痛醒,为剧烈灼痛。伴随症状有流泪、眼结膜充血、鼻塞、流涕等。
  (四)基底动脉偏头痛:主要发生在少年或青年女性与经期有显著关系。先兆症状为双侧视觉变化如黑蒙,还可有短暂性遗忘、呐吃、眩晕、耳鸣、步态不稳及双侧手足或口周感觉异常等。在10-15分钟以后出现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

  以上各型偏头痛在发作期和间歇期中,脑电图检查可发现轻度异常。

  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多数由脑动脉扩张引起,呈现弥漫的、深在的、两侧性钝痛与跳痛,常为头部震动或强烈摇动所加剧。本症可由高血压、脑循环供血不足、全身感染、缺氧、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属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癫痫发作后、慢性酒精中毒等引起。

  血管性头痛发作病势剧烈,痛处固定,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是其特点。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阴之府”,乃髓海之所在,五脏精华之血与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凡外邪上犯巅顶,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气血,淤阻经络,或情志不畅,用脑过度,皆可使脑失所养而发病。《医学精要》说:“头风即头痛也,浅而近者为头痛,解散之即安,深而远者为头风,作止无常,屡触屡发也”,《张氏医通》说:“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贼之运,皆能犯上而为灾害。或蔽复其清,或坠遏其经隧,与正气相搏,郁而成热则脉满而痛”。《脉因证治》说:“头痛之症,或在半边,或两边…”恼怒即发,痛引胁下,此肝火攻冲痛也,以上皆内伤之症。”……诸经气滞亦头痛,乃经气聚而不行也”。《太平圣惠方》说:“夫头偏,痛者,由人气血俱虚,客风入于诸阳之经,偏伤于脑中故也。又有因新沐之后,露卧当风,或读学用心,牵劳细视,经络虚损,风邪入于肝而引目系急,故令头偏痛也”。

  老方堂中医辨证论治:

  (一)气滞血瘀头痛:痛如针刺,钻痛,其痛多在头之一侧,可自行缓解,易反复发作,其痛每因情志刺激而发,女性则月经涩滞量少,经行腹痛,唇紫黯,舌紫或有瘀斑,脉细弦或细涩,治宜行气活血。 
 
  (二)风热夹瘀头痛:头痛偏于一侧,发作频繁,疼痛剧烈,痛处有跳动感。伴恶心、口苦、烦躁、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浮弦数。治宜清热化瘀。
 
  (三)血虚夹瘀头痛:头痛时作时止,日久不愈,或隐隐作痛,或剧烈难忍,痛处固定不移,伴头昏眼花,面黄肌瘦,手足麻木,心悸失眠。妇女每于经前或经期头痛发作或加剧。舌紫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治宜养血祛瘀。
 
  (四)风寒兼瘀头痛: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连后头作痛,以胀痛或钻痛为多,遇风寒则痛作或加剧,伴肢体酸痛,恶寒,鼻塞。舌质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浮。治宜散寒祛瘀。
 
  (五)血虚风动头痛:头脑昏胀而痛,左右交替痛作,或全头均痛,缠绵不愈,时有加剧,伴头目眩晕,恶心,手臂发麻,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血熄风。
 
  (六)脾虚痰阻头痛:头脑昏沉而痛,晕多痛少,缠绵不体,遇阴雨则痛甚。面黄无华,两耳听力减退,便溏食少,眩晕怔忡,困倦体重,脘痞恶心,泛吐痰涎清水。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细。治宜健脾祛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