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意识障碍,言语失利和肢体偏瘫。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与心肌梗塞、癌肿为老年人三大主要病死原因。中风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大类,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则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最多见,其次分别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
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平素头晕、头痛、耳鸣、 目眩、 面赤升火,发病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或者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 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口眼歪斜等。
中风的病因与动脉硬化有关,如动脉变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血管腔狭窄、闭塞或进入血液循环栓子将脑动脉堵塞而造成脑局部血供障碍。
本病诊断要点为中年以上发作急骤, 突然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脑脊液检查、CT检查等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脑出血及脑血栓者病理检查时可见到病变侧大脑半球有多发性瘀点或片状出血,局部脑组织受压迫,推移或缺血性坏死。
现代医学根据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不同病情,分别给予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药,调理微循环、血管扩张剂、保护脑组织、抗凝剂、手术治疗等治疗措施。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较早,在《内经》中就有“薄厥”、“偏枯”的论述,《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中风的临床分型,中风的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真中风”是由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所致;“类中风”是由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致。本病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所以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情较轻, 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病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