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的“水肿”、“血尿”、“腰痛”、“虚劳”等范畴。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群。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白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其特征是浮肿、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及低蛋白血症,即所谓“三高一低”。尿中常有脂肪小体(也可有管型等)。患者突出的临床表现为高度浮肿,颜面及四肢按之凹陷,有的可伴有胸水腹水,胸闷憋气,脘腹胀满,尿量明显减少,由于尿蛋白浓度高,易起泡沫。患者神疲力乏,头晕,心悸,身重,纳差,恶心呕吐,大便溏薄,短气懒言。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类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是指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特定性病因引起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可分为Ⅰ型及Ⅱ型。凡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尿蛋白高度选择性、C3在正常范围内者为Ⅰ型,反之为Ⅱ型。本病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占70%~90%,在成人中也占20%~30%。
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原因甚多,主要可归纳为四种情况:
1、肾脏本身的疾病。
2、毒物、药物与过敏所致。
3、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
4、肾脏血液动力学障碍。
祖国医学无肾病综合征的病名,其临床表现属于脾肾气虚,湿浊潴留范畴。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摄取水谷精微,输布水液;肾司开阖,作精气的藏蓄与湿浊的排泄。脾虚则运化无权,难以摄取精微,又难以输布水液;肾虚则开阖失常,未能固摄精气,又未能排泄湿浊,清不开而浊不降,渐致血清蛋白偏低,胆固醇反高,尿蛋白大量丧失,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浮肿乏力等证,确与脾肾同病,湿浊中困有关。治宜健脾肾,清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