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32-66063799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属中医的“痰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

当血浆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含量高于正常时,分别称为胆固醇过高症或甘油三酯过高症。几种血脂或所有血脂成份均增高则称为高脂血症。

目前我国高血脂症的人数已经突破2亿人,正呈爆发式的增长趋势。高血脂症是动脉硬化的基础,而动脉硬化又是心脑血管病的最危险因素,目前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经占首位,可见高血脂症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动脉粥样硬化最早期的病理变化是动脉壁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沉积,患者的血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浓度常高于健康人。对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比血脂正常的人群为高。

老方堂中医认为,脂类的代谢失调(血脂的蓄积)是动脉硬化的标志,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促进因素”或“危险因子”,因此,探讨高脂血症的治疗就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即是说,及时地纠正高脂血症,可减轻或推迟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老方堂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高脂血症的病因有素体脾虚痰盛;或胃火素旺,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痰浊内生;或年老体虚,脏气衰减,阴虚痰滞,终致痰积血瘀,化为脂浊,滞留体内而为病。

病理变化为素体脾虚,痰湿内盛,运化不利,致脂浊郁积。或阳盛之体,胃火索旺,恣食肥甘,致痰热壅积,化为脂浊。或痰积日久,入络成瘀,而使痰瘀滞留。或年高体虚,脏气衰减,肝肾阴虚,阴不化血,反为痰浊,痰积血瘀,亦可化为脂浊,滞留体内而为病。

老方堂中医根据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分为以下几种证型:

  1.脾虚痰积  症状:体胖虚松,倦怠乏力,胸院痞满,头晕目眩,肢重或肿,纳差,或伴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
  证候分析:脾虚湿盛痰积测体胖虚松,倦怠乏力;痰湿中阻,则胸院痞满;痰浊上扰,则头目晕眩;水湿流于四肢,则肢体沉重或浮肿;痰湿内盛,胃弱脾虚,则纳差便溏;舌胖苔白厚,脉濡,均为脾虚痰积之征。

  2.胃热腑实  症状:形体肥硕,烦热纳亢,口渴便秘。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或滑数。
  证候分析:阳旺之体,胃热炽盛测烦热纳亢;恣食肥甘厚腻,痰热壅积,则形体肥硕;胃火伤津,则口渴便秘;舌苔黄腻或薄黄,脉滑或滑数,均为胃热腑实,痰热壅积之征。

  3.痰瘀滞留  症状:眼睑处或有黄色瘤,胸闷时痛,头晕胀痛,肢麻或偏瘫。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沉滑。
  证候分析:久有痰积,人络致瘀,痰瘀滞留,可见眼睑处黄色瘤;痰瘀痹阻胸脉,则胸闷时痛;入于脑络测头晕胀痛;滞于经脉,则肢麻或偏瘫。音黯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沉滑,均为痰瘀滞留之征。

  4.肝肾阴虚  症状:体瘦而血脂高,头晕目花,健忘,腰酸膝软,失眠,或五心烦热。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年高体弱,肝肾不足,阴不化精,反酿痰浊,留滞体内,则体瘦而血脂高;阴虚于上,清阳不升,脑失充养,则头晕目花,健忘;阴虚于下,肾腑失养测腰膝酸软;肾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人独亢,心神受扰而失眠;阴虚火旺,则五心烦热;舌红,苔薄或少,脉细或细数,均为肝肾阴虚,或阴虚火旺之征。

【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应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中医中药治疗无毒副作用。

西医治疗高脂血症主要服用他他汀类和贝特类的药物,长期服用对肝肾等器官造成一定毒副作用,而且停药后血脂反弹几率比较高。中医中药在调节血脂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达到标本兼治,所以不反弹,无副作用,中药还能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形成,有利于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和血管疾病的防治。

青岛老方堂中医临床治疗中得出,高脂血症患者按疗程用药,临床痊愈率(症状基本消失,血脂三项均降至正常)91.5%,显效(症状有一定改善,血脂三项中均有明显下降)7.2%,总有效率为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