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下肌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
岗下肌综合征为岗下肌急慢性劳损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射而产生的一组上肢、胸壁疼痛症候群。
临床表现为一侧肩背酸痛,上臂沉重麻胀,乏力,不适。少数病人有胸部缩窄感,多数病人不感肩甲部疼痛,故常误诊为颈椎病。检查时颈肩活动度无异常,可发现一侧岗下肌有条索状硬物,压之疼痛难忍,有不同程度的向同侧上臂反射。应排除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岗下肌综合征多发生于伏案书写的人员,长期伏案工作,可使岗下肌、下圆肌紧张而产生劳损。
凡上肢沉重麻木胀痛的患者,检查无颈椎病、肩周炎,而岗下肌有压痛。按压痛点可使其原有症状加重,手法按摩片刻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则可诊断为岗下肌综合征。
中医认为跌仆劳损,加之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筋肉,阻遏经络,气血凝滞,运行不畅,筋肉失其濡养,不通则痛。《症因脉治》说:“凡痹之因,或元气不充,或病后体虚,或饥饿劳役,风邪乘之,则风痹之证作矣。”《医林改错》说:“凡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总名曰痹证。”
岗下肌综合征的治疗,宜活血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