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32-66063799

>>>外伤性截瘫

  外伤性截瘫,属于祖国医学的“体惰”、“血瘀瘘”等范畴。

  外伤性截瘫是因脊髓损伤引起受伤平面以下的双侧肢体瘫痪。临床常见双下肢瘫痪。若截瘫平面较高,双上肢亦可受累(称为高位截瘫)。受累部位运动及感觉完全或部分消失,合并大、小便功能障碍。

  外伤性截瘫的脊髓损伤分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两种。开放性脊髓损伤多由战时火器外伤引起;闭合性脊髓损伤,多见于高处坠下、重物压砸、翻车撞车、房屋倒塌等意外事故,是脊椎骨折脱位的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
  1.脊髓震荡:损仿平面以下的运动、感觉、反射和内脏功能不完全障碍,伤后数小时即有恢复表现,一般在数日至数周后,可完全或大部分恢复。
  2.脊髓横断损伤:多发生于第二腰椎以上的脊椎骨折和脱位,其损伤平面以下的躯干和肢体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均完全丧失,大小便失控。脊髓横断损伤的早期,因伴有脊髓震荡,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感觉和深浅反射均消失,发生尿潴留,经过数日或数周,脊髓震荡恢复后,损伤平面以下的肌肉由弛缓变为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慢,腱反射亢进,但感觉仍无恢复。
  3.马尾神经损伤(第二腰椎以下没有脊髓神经,只有马尾神经):严重外伤引起马尾神经断裂或受压,临床呈现不完全性截瘫。如果马尾神经完全断裂,则断面以下肢体的感觉、运动和反射完全消失,肌张力减弱,呈弛缓性瘫痪,膀胱失去神经支配,不能自主排尿,出现满滋性尿失禁。

  《灵枢》说:“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隋。”《素问》说:“人有所惰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中医把外伤性截瘫分为软瘫和硬瘫,软瘫多属虚证,硬瘫多属实证,中医还认为,外伤性截瘫属于督脉损伤所致。督脉能督周身之阳,称“阳脉之海”,手足三阳经脉皆与之交会,具有统督全身阳经经气之功。当督脉损伤,经气阻滞,三阳经脉亦受其害,阳明虚弱,肢失濡养,萎软不用,知觉缺失。经病及腑,则见二便失控。治宜活血化瘀,疏调督脉,通经活络,补益精髓。

  老方堂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瘀血阻滞型:外伤引起,腰背部肿胀,压痛,后凸畸形,下肢麻木不仁,活动受限,皮肤紫暗而冷,二便水利,舌青紫,苔白,脉沉涩。治宜活血化瘀,疏经通络。
  2.血脉瘀阻,脾肾阳虚型:下肢痿软无力,麻木不仁,肢端冰冷,站立困难,面色咣白,食少便溏,遗尿,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活血养血。
  3.血脉瘀阻,肝肾阴虚型:腰酸背痛,肢体麻木不仁,时发痉挛,五心烦热,低热盗汗,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无苔,脉细数,治宜活血滋阴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