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性脑梗死中医属于“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眩晕”等病证范畴。
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导致供血动脉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其梗死灶直径<1.5-2.0㎝,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症。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小空腔,所以称腔隙性脑梗死。主要累及脑的深部白质、基底核、丘脑和脑桥等部位。部分病例的病灶位于脑的相对静区,无明显的神经缺损症状,放射学检查才能得以证实,所以称为静息性脑梗死或无症状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越占全部脑梗死的20%-30%。
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50-60岁后,腔隙性脑梗死呈现出一个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明显递增的趋势。60-70岁接近50%人有腔梗,70-75岁约50-70%做CT或MRI可能发现已有腔梗,80岁以上绝大多数是多发性腔梗。但如果这部分人并没有症状,也没有去做任何检查,根本就发现不了原来脑血管还有梗死。近几年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有低龄化趋势,特别是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以及长期吸烟者患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也会增加。
【发病原因】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多由于正气不足,肾阴亏虚,或五志过极、膏粱厚味、劳欲太过,以致心肝火炽、肝风内动、痰蒙清窍、血菀于上而诸症蜂起。
1.高血压
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45%~90%。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21.3/12.7kPa(160/95mmHg)时。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2.动脉硬化
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有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也有人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变,及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3.糖尿病
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梗死性病变,糖尿病时血的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增强,但糖尿病对脑的小血管病变的作用尚未明确定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有联系的证据。研究也仅确认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关,而与单发的无关。
4.栓子
(1)心源性栓子 风湿性心脏病或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
(2)动脉源性栓子 包括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5.其他因素
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酒和脑局部血流改变等因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临床表现】
腔隙性脑梗由于梗死灶较小,且很多发生在脑的相对静区(无功能区),所以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患者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症状。
本病常见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纯运动性轻偏瘫:通常累及一侧面部和肢体;
2、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手精细动作障碍等;
3、纯感觉性卒中: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比如肢体麻木等;
4、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偏瘫,但合并有瘫痪侧肢体共济失调,较少见。
【诊断方法】
中老年患者,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CT或MRI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脑部有腔隙性病灶,可作出诊断。
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基本采用临床、病理及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为:
1.发病多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多无意识障碍。
3.腰穿脑脊液无红细胞。
4.临床表现都不严重,较常表现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5.有条件时行CT检查,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小量脑出血、脱髓鞘病、脑囊虫病及转移瘤等引起的腔隙性软化灶鉴别。
【治疗方法】
虽然腔隙性脑梗死的危害性没有脑梗死大,但是这不意味着就可以置之不理。腔隙性脑梗的出现提示脑血管已经发生了病变,虽然腔隙性梗死的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且每年的复发率在4%-11%,为什么复发率会这么高?这是因为,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持续存在,可能继续造成其他微小血管再次闭塞,进而促使相应供血区域缺血坏死,故预防疾病复发尤为重要。应针对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治疗,作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不管腔梗是有症状还是无症状,都要积极控制好危险因子,避免病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老方堂中医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年龄、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等综合评估,采用滋补肝肾、充养脑髓;涤痰开窍、软坚通络;平肝潜阳,滋阴熄风;养血活血、祛风通络等法,辩证论治,实践证明可以有效的减少复发率和降低病残率。